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健康檢查」標籤的文章

婚前健檢一次搞定|專家推薦+最佳檢查時機(附檢查項目清單)

圖片
婚前健檢是結婚前最值得的投資!完整檢查清單 × 專家建議 × 關鍵指標白話解析 結婚,是兩個人決定攜手共度未來的開始,而 婚前健檢 則是為這段人生旅程做好的起點準備。 許多人以為婚前健檢只是例行公事,甚至有些人會覺得「年輕健康、又沒有不舒服,為什麼要檢查?」但事實是,許多潛藏的健康問題——包括肝炎、性傳染病、遺傳疾病、甚至生育能力異常——在早期 完全沒有症狀 ,只有透過婚前健檢才能被及早發現與處理。 本篇文章將從最基礎開始,幫你一次 解決所有關於婚前健檢的疑問 。 一、婚前健檢要查什麼? 女性 男性 共同 AMH 超音波 輸卵管攝影 荷爾蒙檢查 HPV 與子宮頸抹片 精液分析 B 型肝炎、 C 型肝炎 梅毒、 HIV 、披衣菌 地中海型貧血篩檢 染色體檢查與遺傳諮詢 1.1 生育能力檢查 1. 女性:AMH 是什麼? AMH 是「抗穆勒氏管荷爾蒙( Anti-Müllerian Hormone )」的縮寫,由女性卵巢內的濾泡細胞分泌。這項荷爾蒙不像月經週期那樣起起伏伏,相對穩定,因此很適合用來判斷卵巢內的「 卵子庫存量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卵巢年齡」。 如果把卵子想成你戶頭裡的存款, AMH 就像是餘額查詢。 數值越高,代表還有很多卵子可以發育;數值越低,則表示卵巢功能逐漸衰退。 這項檢查特別適合30歲以上、有晚婚或凍卵打算的女性,也能幫助醫師 評估備孕 計劃是否需要提早。 2. 男性: 精液分析 怎麼看? 精液分析是評估 男性生育力 的第一步,主要會看三個指標:數量、活動力與型態。 其中「型態」指的是精子的外型是否正常,例如頭部有沒有圓、尾巴會不會打結或扭曲。 為什麼外型這麼重要?因為只有頭部構造正常的精子,才有辦法 穿透卵子 的外層完成受精。 如果大部分精子的外型都異常,就算數量很多,也很難成功讓卵子受孕,所以說,精液分析不是只有數字好看就行,精子的「品質」也同樣重要。 不過,即使發現異常也別太擔心, 泌尿科醫師陳偉傑醫師 x 羅詩修醫師 表示,透過 生活習慣改變 、補充營養或藥物治療,大多都有改善空間。 3. 準備懷孕前的其他生育評估 除了 AMH 與精液分析之外,還可以考慮進一步評估像是排卵是否規律、黃體期是否足夠穩定、甚至是輸卵管是否暢通。 排卵問題可能會導致不易受孕,而黃體期太短會讓胚胎不易著床。 若女性有經痛、骨盆腔發炎或子宮內膜異位症等病史,也建...

麻疹跟德國麻疹不一樣?!一分鐘告訴你差在哪!

圖片
  你知道德國麻疹跟麻疹是不一樣的東西嗎? 迷思大破解時間到! 德國麻疹與麻疹的主要差異 雖然德國麻疹與麻疹的名稱相似,但它們是由不同病毒引起的兩種疾病,症狀與影響也截然不同: 1. 致病病毒 • 德國麻疹 (Rubella) :由風疹病毒(Rubella virus)引起,傳播速度相對較慢。 • 麻疹 (Measles) :由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引起,傳播性極強。 2. 症狀表現 • 德國麻疹 :輕微的發燒、全身紅疹,常伴有耳後淋巴結腫大,症狀輕微,容易被忽視。 • 麻疹 :高燒、咳嗽、流鼻涕,嚴重時會出現眼結膜炎與口腔內柯氏斑 (Koplik spots),皮疹從臉部開始蔓延至全身,症狀較重。 3. 傳染性與潛伏期 • 德國麻疹 :潛伏期為14-21天,傳染性相對較低,多透過飛沫或直接接觸傳染。 • 麻疹 :潛伏期為10-12天,傳染力極高,可經飛沫、空氣顆粒快速傳播。 4. 疫苗 • 德國麻疹 :可接種MMR疫苗(麻疹、腮腺炎與德國麻疹三合一)。 • 麻疹 :亦可透過MMR疫苗有效預防。 德國麻疹在婚前健檢中的重要性,為什麼健保給付德國麻疹病毒抗體? 婚前健檢中,德國麻疹抗體檢測(Rubella IgG)是不可忽視的一環,特別對於計劃懷孕的女性而言尤為重要。原因如下: 1. 避免先天性風疹症候群 (CRS) 德國麻疹病毒對胎兒具有高度危害性,尤其在懷孕前三個月感染風險最高,可導致流產、早產,甚至胎兒畸形(如聽力損傷、心臟缺陷或智力發育遲緩)。 • 如果檢測結果顯示缺乏抗體,建議接種疫苗後至少3個月再懷孕。 2. 婚前免疫規劃 在婚前健檢中確認免疫狀況,可大幅降低懷孕期間的感染風險,保障母嬰健康。 3. 相關數據支持 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統計,每年仍有部分女性因未檢測或接種疫苗而導致孕期感染德國麻疹,強調婚前檢查與疫苗接種的重要性。 常見迷思與破解 1. 迷思:已經接種過疫苗,就不需要檢測抗體? 破解 :雖然大多數人接種MMR疫苗後會產生長期免疫力,但少部分人可能因免疫力衰退而抗體不足,婚前健檢可確認是否需要補強疫苗。 2. 迷思:德國麻疹與麻疹一樣危險? 破解 :德國麻疹對成人危害較低,但對孕婦及...

趣味說明氧化壓力、包準你忘不掉的破壞大王自由基!心血管疾病、神經退化性疾病都有關的重點因素之一-氧化壓力升高原因?氧化壓力升高對身體有什麼影響?萬病根源-氧化壓力也有不想抽血也可以檢查的新選擇!

圖片
到底什麼是氧化壓力呢?為什麼都說氧化壓力升高是一件壞事? 一己來跟大家進行小科普啦~ 在我們開始批評氧化壓力有多壞之前,我們一定要先認識所謂的「破壞大王」---自由基。 什麼是自由基? 自由基是指原子中不成對的電子,而孤單寂寞的電子就像單身貴族一樣既不穩定亦不受束縛,而且他有一個非常明確地傾向:想找另外一個電子來給自己作伴。 「那如果沒遇上單身狗,到底要去哪裡找女朋友呢?」 「嗯!用搶的!」 對於身體內的其他細胞來說,自由基最討人厭的地方就是它隨時有可能搶別人的電子來當押寨夫人,而失去一個電子意味著產生新的自由基去攻擊體內其他細胞,而這樣的連鎖反應將導致身體的受損與疾病的發生。 「搶良家婦女不好,不過......」 不過除了當奪人所愛的小三外,當體內細胞被感染或是出現細菌時,自由基也是負責消滅它們的重要士兵之一。 自由基是打哪來的? 在正常的生理機能之下,體內無時無刻都進行著生化反應,而在這些反應的進行中就會有自由基的產生。 「有自由基是正常的,沒有才奇怪。」 自由基多寡與氧化壓力的關係? 在健康的人體中,自由基與抗氧化物會達到動態平衡,而當我們生病、老化、緊張有壓力時,體內容易產生過多自由基,進一步對身體造成傷害,而這個現象就被稱為「氧化壓力升高」。 所謂的「氧化壓力升高」就相當於僧多粥少的意思。 氧化壓力高有什麼影響嗎? 目前許多研究陸續發現氧化壓力的升高與許多疾病有高度的相關。 在自由基攻擊細胞時所造成的氧化損傷,有時會導致細胞的死亡,目前已有研究指出神經退化性疾病(ex.中風、帕金森氏症......等等)的患者體內都出現氧化壓力偏高、抗氧化物偏少 的現象。 除此之外,當自由基攻擊血管內皮細胞時會造成細胞的受損,進而開啟動脈硬化的一連串反應,這也是近年來許多高階健檢將氧化壓力評估作為心血管疾病預防指標的重要原因。 氧化壓力高是一個現象,不是一種疾病,但是可能是多種疾病的開始 如何了解體內氧化壓力的高低? 氧化壓力的抽血指標有眾多選擇,不過對於不愛抽血追蹤的人來說,近期有新的選擇! 想了解體內氧化壓力的高低可以透過檢測尿液中的丙二醛 M alon d i a ldehyde(以下簡稱MDA) 做為參考指標。 當氧化壓力升高時,代表體內自由基的濃度偏高,而活性高且不穩定的自由基非常喜歡搶奪細胞膜磷脂質上的電子,而MDA—作為脂質氧化的終產物,被視為評估體內氧化壓...